目錄: 1、汽車機油標號 vw502.00 vw字母代表什么數字代表什么啊 2、vw50800認證機油有哪些? 3、車用機油的級別是怎么劃分的??? 4、汽車機油、15W-40和10-W-30好多的這些代表什么哦。
1、汽車機油標號 vw502.00 vw字母代表什么數字代表什么啊
是代表大眾汽車認證機油的編號等級,分汽油和柴油車的:
汽油發動機:
VW500.00:除非車輛本身注明須使用其他規范之機油,否則可適用于1999年8月出廠前VW/AUDI全車系汽油引擎。
VW502.00:針對嚴苛環境設定的規范,設用于諸如高氣溫、潮濕、爬坡及經常在市內走走停停等駕駛環境中使用。
VW503.00:本規范有2大重點,一是“加長換油周期”,二是S4、RS4、TT、S3等輸出超過180HP之性能引擎。依其特殊潤滑需求制定的特殊規范。
VW503.01:除了503.00所涵蓋的規范之外,加強了V8、W12等多氣缸、大排量引擎需求的潤滑等級。
VW504.00:汽油引擎規范中的最新標準,除涵蓋以上標準之外,還加強了節省燃油、清靜排氣、清潔引擎內部等功效。
柴油發電機:
VW505.00:除泵噴嘴發動機之外的VW分配泵及共軌柴油引擎。
VW505.01:適用于配備渦輪增壓泵噴嘴之TDI引擎。
VW506.00:適用于除了渦輪增壓泵噴嘴之外的VW柴油引擎。
VW506.01:適用于VW集團的渦輪增壓泵噴嘴TDI引擎及渦輪增壓共軌高壓噴射TDI引擎。具有“加長換油周期”特性。
VW507.00:柴油引擎規范中的最新標準,除涵蓋506.01標準以外,還加強節省燃油、清靜排氣、清潔引擎內部等功效。
2、vw50800認證機油有哪些?
vw50800認證機油有:1、德國力魔旗下的頂技6200合成機油0w20;2、維克斯極智p90w20;3、殼牌旗下超凡喜力高效動力版0w20;4、新美孚一號0w20;5、德國圣保路0w16、0w20等。
考慮到發動機正常的磨損消耗,配合面間隙變大,機油的使用粘度,也應該隨著車齡的增長而緩慢提升。一般50000公里以內的車建議使用相對稀薄的機油,50000公里以后,慢慢增加機油的粘度,這樣對發動機也是一種最合適的保護。
多車型所用機油產品基本都是四季通用油,通常私家車并不需要特殊粘度。但針對城市氣候情況不同,可以考慮夏季更換40粘度,冬季使用30粘度的產品,便于在不同溫度環境下對車輛提供更好的保護。
機油的功效:
1、潤滑性。在各種條件下,發動機油降低磨擦,減緩磨損和防止金屬燒結的能力,叫做發動機的潤滑性。發動機油的粘度是評定潤滑性的重要指標。
2、低溫操作性。從發動機油方面保證發動機在低溫條件下容易起動和可靠供油的性能,叫做發動機油的低溫操作性。
發動機潤滑油的低溫操作性包括有利于低溫起動和降低起動磨損兩方面。評定發動機潤滑油低溫操作性的指標主要有低溫動力粘度,邊界泵送溫度和傾點。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發動機內有許多相互摩擦運動的金屬表面,這些部件運動速度快、環境差,工作溫度可達400℃至600℃。全新技術可將天然氣制成水晶般純凈的全合成基礎油,在此基礎上添加獨有的動力清潔技術,從而創造出具有超強清潔保護性能的潤滑油。
這樣惡劣的工況下面,只有合格的潤滑油才可降低發動機零件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以上內容參考:百利-機油
3、車用機油的級別是怎么劃分的???
車用機油等級的劃分機油質量的劃分: 一.是看API 標準(即"美國石油協會"標準)。這是一個綜合衡量機油質量高低的標準,油質量由低至高依次劃分為:SA、SB、SC、SD、SE、SF、SG、SH、SJ、SL等級。SL是目前世界品質級別最高的機油。 等級 SA 1930 年代初期,純礦物油,不含添加劑. SB 194O 年代后期,首只含添加劑的機油,含有些防銹劑及防氧化劑. SC 1964 提供防止高溫及低溫沉積、磨損、銹蝕及腐蝕的保護. SD 1968 表現比SC機油好. SE 1972 更多防止氧化、銹蝕、腐蝕及高溫沉積的保護. SF 1980實施,防油泥、防積污、酸安定性、耐磨性等優於SE氧化穩定性較SE為佳. SG 1989年實施,耐磨性、耐高溫、抗氧化性、清凈性、防油泥、分散性等優於SF。 對發動機沉積、機油氧化及發動機磨損的控制較SF為佳. SH 1992年制訂,1993 測試通過程序較SG嚴格.1994年實施,SH規范內容與SG相 同,但SG對於送測時不合格項目可以日后補測直到全部合格為止,而SH於送測 時必須一次全部合格 SJ 1996年制訂,1997年實施,為目前最高等級機油,適用於目前所有汽油引擎 SL 2002年 SJ級別的升級版本 二.是SAE 標準(即"美國汽車工程學會"標準)。
這是衡量機油粘度的標準 , 又分為單式粘度和復式粘度。例如: SAE40 (單式粘度) , SAE15W-50(復式粘度)。在復式粘度中,W即冬天的意思 , W前數字越小機油越耐低溫 ; W后面的數字越大 , 高溫油膜保持能力越好。 引擎機油對於黏度的需求有:低溫啟動性好:即低溫時黏度要低,使得機油能迅速流動到達各機件以發揮保護功能。目前,正規的潤滑油生產廠家生產的機油基本上都是按照這兩個標準來劃分等級的。所以,其產品的包裝外殼上都 會標明該油的 API 等級和 SAE 等級.選用什么等級的機油,車輛的說明或發動機的外殼上都會注明。...
4、汽車機油、15W-40和10-W-30好多的這些代表什么哦。
潤滑油的黏度多使用SAE等級別標識,SAE是英文“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的縮寫。 例如SAE40,SAE50 或SAE15W-40、SAE5W-40, “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的數字越小說明機油的低溫流動性越好, 代表可供使用的環境溫度越低,在冷啟動時對發動機的保護能力越好; “W”后面
(一橫后面)的數字則是機油耐高溫性的指標,數值越大說明機油在高溫下的保護性能越好。 較高黏度的機油對運動系的阻力也相對較高, 不但耗費功率、增加油耗,而且機油溫度會升高,容易氧化、影響冷啟動的保護。 象SAE40,SAE50這樣只有一組數值的是單級機油,不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 象SAE15W-40、SAE 5W-40這樣兩組數值都有, 15表示冬天時,機油黏度為15號,40表示夏天機油時相當于40號機油的黏度。 這就代表這種機油是先進的"多級機油",適合從低溫到高溫的廣泛區域, 黏度值會隨溫度的變化給予發動機全面的保護。 (SAE) 適用的環境溫度(°C) 5w -30°C 10w -25°C 15w -20°C 20w -15°C 30 30°C 40 40°C 50 50°C 多級油的優點: 1.全年使用,延長發動機壽命,減少磨損(減少冷啟動引起的磨損); 2.提高燃油經濟性; 3.降低潤滑油消耗; 4.減少磨損; 5.提供良好低溫潤滑性; 6.更長的換油期; 7.大多數重負荷發動機制造商推薦。 市場中現有的機油按SAE法分類,單級機油:冬季用油有6種,夏季用油有4種,多級機油:冬夏通用油有16種。 冬季用油牌號分別為: 0W、5W、10W、15W、20W、25W; 夏季用油牌號分別為: 20、30、40、50; 冬夏通用油牌號分別為:5W-20、5W-30、5W-40、5W-50、 10W-20、10W-30、10W-40、10W-50、 15W-20、15W-30、15W-40、15W-50、 20W-20、20W-30、20W-40、20W-50。 最后,附上一些關于機油指標的出處: 在機油罐的卷標上可以看到各種標示,一般來說較常見到的有APl.ACEA和CCMC”等等認證。另外,較少見的也有ILSAC,以及各車廠自訂的認證。對于油品.每個人比較好奇的重點在于哪種油比較”優”,這問題的答案是不一定,機油品質的好壞是靠上述機構所通過的認證來判別,每種認證都有不同的規范和等級上的區別。而測試方法就是在特定的地點,以特定的引擎進行各項代表實際行車狀況的仿真試驗.并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測試后將引擎分解,然后檢測積碳、油污、腐蝕及磨損等'情況,再與標準樣本做比較。說了這么多,其實各廠牌基礎油的技術與品質相差不遠,而各加添加劑的成分配方就變成油品好壞的指針,各大油廠會將生產的油品送到具有公信力的機構測試與認證,所以這些機構的認證標志就成了機油品質優劣的指針。
(1)API: API是最常見的機油國際認證規范標示,是American Petroleum lnstitute“美國石油工程學會”的縮寫.通過APl測試認證的油品可以在機油瓶身標打上API的雙環標志,它區分機油等級標準主要依據油品的低溫流動性、高溫清凈性,擴散過濾性,氧化穩定性、耐磨耗性,防腐蝕及防銹性.觸媒兼容性以及環保要求(這個部分后面會再提到).目前共有SA、SB、SC、SD、SE、SF、SG、SH、SJ、SL、SL這11種等級,以SL等級為最新。S所代表的是汽油引擎.后面的英文字母為其等級區別,一般在罐身上所看到的標示方式為SJ/CF.斜線后的C所指的則是柴油引擎,分級方式與亦同,即字母順序越后面所代表的等級越高。
(2)CCMC 原本的歐洲油品認證規范組織CCMC在1996年正式改組為ACEA。CCMC為Coremittee OfCommon Mar—ketAutomobi,eConstructors,亦即"歐洲共同市場汽車制造委員會”,由CEC負責開發燃料與潤滑油性能的試驗方法,再由CCMC進行分級。CCMC所制訂的規格從最低級G1起一直到最高級的G4。G5,G代表汽油引擎.PD代表柴油引擎。值得注意的是G4所認證的油品局限于低溫流動指數10W、15W與20W,但是W后面的高溫黏度指數則沒有限制,而G5所認證的油品只包括5W與10W。 (3)ACE ACEA為Association des Constructeurs Europeens Automobiles,為原來的CCMC改組,于1996年1月1日正式稱為ACEA,分為A1.A2,A3三級.ACEA的認證規范標準是由BMW。FlAT,FORD、GM、MERCEDS-BENZ、PORSCHE,RENAULT、SCANA、VW、VOLVO等車廠共同制訂,1996年取代CCMC,不過目前ACEA與CCMC的認證標示仍然并行使用,在許多油品的罐身上.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這兩種認證規范的出現。
本文地址:http://www.bledisloe-cup.com/show/48_17447.html